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像情人一樣看者你手上的紙本書

《數位時代》的一篇文章〈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成癮,已是種疾病〉寫說:

目前已有越來越的英國人只用他們的智慧型手機當作個人電腦,用來上網。根據一項由YouGov針對2,034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顯示,44%的英國人1天花30分鐘到2個小時利用智慧型手機進行非講電話的活動。對此,英國研究機構人員TimHutchful表示,我有一位病患,他的手指因為長時間不正確地使用智慧型手機,導致手部疼痛且不能做其他事情。其實,人類的身體並不適合使用此類科技產品,因為產品體積過小,鍵盤也是,故建議病患應停止傳簡訊或是改用聲控方式。

我說,這根本就是廢話,只要太依賴一種東西,或長時間使用,問題就會從你身體裡跑出來。
咖啡、香煙、像炸雞排薯條漢堡這類所謂的美食,無一例外。
iPad、iPhone是偉大創新嗎?也是一樣不能、也不該用太久啊。

任何時代都一樣,別太依賴科技,免得最偉大的科技產品「人體」被誤用而故障啦。
沒錯,「人體」才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科技,只是如同我們對幽浮和外星人的瞭解極有限,對人體也一樣。
圖方便,換來的不是意外就是災害。
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研究報告說,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由於愛用成癡,wi-fi與3G的電磁波有更長的時間與更頻繁的機會接近人體,因此大腦受影響的機率開始升高。
還可能有「食指」敏感症出現,因為觸控無所不在,食指的皮膚每天都要觸控這個、觸控那個,你想想食指那一小塊皮膚有這麼耐用耐磨嗎?太依賴觸控,換來的說不定是廠商開發了「食指保養專用乳液」或是「食指專用觸控隔離膜」要你掏錢買。

再談談電子書吧。
無論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都不是一個真正想讀書的人會使用的工具。
拿一本書時,你會專心看書。
拿平板看書時,你會想要做很多事,看書是多種選項之一。
拿手機看書,只是無聊在打發時間。
真的要享受閱讀的樂趣,還是去買本紙本印刷書,像對待情人一樣專心看著它吧。
老祖先總是對的: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啦!
現在的說法是:凡事,過叫病,不及叫笨。

如果她是你馬子一晚能搞幾次?

-Flickr:rileyroxx

這是一封色情電子郵件(通常很快會被擋為垃圾信)的標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類似的標題還很多,你不妨自己回想與注意看看。
但,如果妳是馬子,妳認為一晚想跟這種一直想搞妳的男人作幾次?
對女人特別「感性趣」的男人,總是幻想著有一種理想的女人擁有無懈可擊的臉蛋與身材,而且(重點是)樂於隨時和男人上床,不限次數,不抱怨,不在做愛時像老婆一樣唸到你軟到進不了洞房。
女人這麼閒,這麼無聊嗎?
就算沒降階變老婆,女人也還想出門逛逛街,在家看看書、寫寫部落格、和朋友線上社交一下,看看新聞、偶像劇或discovery,有時後就算一個人發個呆也比被一個男人像翻魚翻肉一樣胡搞瞎搞來得棒吧。
女人一晚想搞幾次?
抱歉,這要看女人的心情、女人的需求,不是男人自己在幻想。
想「搞」,就自己用「手」替自己DIY「高」潮吧。

妳是馬子嗎?
不是,馬子是男人的性夥伴與性象徵。
如果妳的男人這樣叫妳,千萬記得,他只是要妳的身體,以及隨時想用妳取悅他自己,而不是取悅妳。
如果他是妳的男人,這篇文章可以寄給他,問問他:一晚想搞幾次?
若他真的在意次數,再問他需不需要買個充氣娃娃給他,妳可以替娃娃配音,讓他每晚很有臨場音效地無限次免費使用到爽。
上床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感覺自然來了,那才叫真快樂。
算次數?那叫業績吧!
愛算次數、比長度、計時間的男人,醒醒吧。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減食志】準備靠一瓶豆漿過一天!


今天早上只到便利商店買了一瓶低糖高纖豆漿。
準備靠它過一整天。
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沒習慣吃午餐了。晚餐因為怕家人知道我在減食,所以還是會吃,除非有機會不吃,或者可以吃少一點裝個樣子。
早上多半吃39元早餐,所以一天消費大約只有39元。
開始減食前,還在懷疑為何佛教徒可以過午不食?我晚上餓了會睡不著,一餐沒吃肚子也會抗議,況且這樣不是會營養不良或沒有體力嗎?
後來我因為在整理資料,發現原來禁食也是基督徒用來訓練自己的方式,少食也有醫學基礎,古代中國人還會用辟谷(避穀)來養生,於是才決定試看看,先從中餐不吃開始做。
剛開始,我還是會餓,就吃點花生或餅乾,但量都極少。
後來慢慢習慣了,加上我發現只要「心態」上調整好,餓感就不會產生了。慢慢的,吃小點心抗餓的動機也變淡了。
後來花生剛好吃完了,我過午後就什麼也可以不用吃了。
饑餓的感覺還是會有,但很輕淡,不用太去注意它,就不覺得需要去滿足或處理。
今天,想說來避澱粉類的早點好了,於是就只買了瓶豆漿。剛好晚上家裡有事不會開伙,我可以試看看一整天都不進食,只喝這瓶豆漿。
減食後的一個心得是,精神不會變不好。精神跟心情、心態、心境好像比較有關。我上班時本來就沒有午睡習慣,因此沒吃午餐,對上班也沒影響。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真糟糕,台灣電子書內容怎麼走向情色化去啦


Amazon的Kindle熱賣,讓電子書成了當紅商品與新趨勢。據說,在捧紅了不少自費出書的作家後,現在已正式從賣書、什麼都賣,跨足到「賣作者」。
付版稅「買作者」,再向讀者「賣作者」,這本來是出版社的專長。
Amazon因為太會賣了,因此連作者也搶來賣。
聽說A從時代華納圖書集團( Time Warner Book Group )挖來前任執行長,開始不斷跟知名作家簽約出書。
這是太平洋彼岸的狀況。

看看太平洋咱們這岸吧。
我用Google搜尋到的幾個平台:book11、Popo、ezRead、Pubu、天書在線、ebook(遠流)……(多到我都數不太出來)也都在切入這一塊所謂不砍樹的綠色出版。
可惜的是,除了大出版社的電子書平台本來就已經買了很多作者,因此不缺電子書內容外,部份靠技術與資本加速竄起的電子書業者,由於缺乏電子書內容,也尚未買到出版社的信任(當然,出版社也多半還在觀望,看誰是這場戰國殺戮下的最後贏家?),因此就出現了幾個現象:

(1).找一堆所謂的「素人」來出書,這還好,造福了不少想出書竄紅但沒錢的「作家」,但慘的是,
(2).開始四處弄了一堆養眼、情色、18禁、成人的作品,創造電子書閱讀風氣「很熱」的假象

到這部份網站上去瀏覽,我確實很熱。(都秋天了說……)不用錢,頂多加入會員(有的還不用)就可免費試閱一把清涼寫真養眼的「尤物」,還有不太敢去租書店裡看的色情漫畫(害我更宅了),情色露骨的言情小說也可以大方瀏覽,電子書網站都快成了AV、人妻、巨乳和宅男同樂的俱樂部了。
實體書我還不好意思去租,電子書?讚!一,可免費宅在電腦前免費試閱(上班也能偷偷看個幾頁),二,就算真的難耐慾火煎熬給它下載買下來,也跟7-11的39元早餐沒差幾元,想再省一點又想爽更大?OK,現在流行線上租電子書,省下買蘋果日報的錢,加減可租個幾天瘋狂看個十來遍,也真是夠本了。

3C的產品與女人好像分不太開。
愛用3C的女人和男人比起來少很多,但女人總是在資訊展、電玩展上和商品一起展示,或者在線上電玩裡裡根本就成了商品不可或缺的一塊「肉」。
好了,現在書也電子化了,果然,女人身上的衣服又被綠色地扒光了。

科技+美國=Amazon+電子書+暢銷作家
科技+臺灣=女人+商品+宅男+看起來好大的商機(or傷機,商機之戰剛開始總得血流成河)

Business Model果然也有在地化的區域變種特徵!

不過我們還是得努力支持臺灣的電子書吧,總別老是讓外國人覺得亞洲人都跟日本人(抱歉,這是我的刻版印象)一樣愛情色吧。

(補述)
順便聊聊「綠色出版」這概念吧!


「不砍樹」就叫「綠色出版」?
我不太清楚。一起來算看看吧。
出版一本「紙本書(實體書)」,會用到紙、油墨、膠等材料,可能還有一些上光用的原料吧。若只是放著,不用耗能源,攜帶時有點重量,會損耗一點我的熱量,書愈多損耗愈多,閱讀時不耗什麼能源。
出版一本「電子書」,據說沒用到什麼材料,保存需要雲端伺服器,這需要電力,傳輸時要靠網路,這需要電力,閱讀時需要電子設備,這也需要電力。一次可以攜帶很多本書,重量不變,但沒電時無法閱讀。若是雲端閱讀,每次閱讀都要再傳輸一次。保存我的電子書,應該不算需要什麼能源吧?但我得先買一台閱讀器、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才能真正將書攜帶出去。這些設備,應該會用比紙本書多好幾倍的材料製作,很多能源生產(好像有時候有些流程還屬於高污染的製程呢),很多經銷零售商去賣。
此外,依現在人將3C產品視為消耗品的習慣來看(其實資本家也很愛消費者養成這個習慣),電子書的閱讀設備可能三五年就要換一台,其周邊(如充電器)也跟著換,因為順便換換廠牌。
我還有沒有沒算到的?
「不砍樹」就叫「綠色出版」?
沒算過聽起來好像有理,算過之後,你覺得呢?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1004世界動物日的動物狂想曲


因為我是某公益保育團體的固定捐款人,他們近日發信來傳遞這一則「世界動物日」的訊息。我也才知道,原來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

我也是動物,抱歉,你也一樣。
但目前我們叫作地球上的高等智慧型動物。其他地球上的動物被人類分類為中等、低等,有智慧、沒智慧。

據說,「動物日」起源自1931年,一群生態學家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為了改變「瀕臨絕種的生物」所面臨的困境,因此將西方歷史中有「動物守護神」之稱的修道士聖弗朗西斯(San Francesco di Assisi )的聖日(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期望喚起人類共同關注和保護動物。

百度(Baidu)裡的介紹,簡單摘錄改寫如下:
聖弗朗西斯(或翻聖方濟各、聖法蘭西斯)1182年誕生於義大利阿西西地區一個富裕的布商家庭,1206年他二十四五歲時拋棄所有財物創建了法蘭西斯修道院。由於長期生活在阿西西島上的森林中,法蘭西斯熱愛動物並和動物們建立了手足般的關係。

他很多生平故事,都和他對動物的愛有關。其中可能最有名的一則是這樣說的:
一天,聖弗朗西斯和他的同伴們在旅途上看到了路兩邊的樹上有很多鳥,他跟同伴們說,你們等等我, 我要去對我的鳥姊妹傳教。
小鳥都被他傳教的聲音吸引,全都圍繞著他。
聖弗朗西斯對他們說:我的鳥姊妹,你們受助於天主太多了,一定要隨時隨地感謝上主,為了祂給你們自由在天空飛翔、為了他給你們衣裳…你們不用耕種、不用收割,上主就餵了你們,給你們河流和泉水止渴,給你們山谷遮蔭,給你們高樹築巢。你們不知道如何縫紉編織, 上主就幫你和你後代做好了衣服。因為主如此愛你們,祂對你們滿是恩惠。因此,永遠要讚美天主。

現在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他在「對牛彈琴」(西方好像沒有「跟鳥傳道」的成語),但至少看得出他是如何將動物視為同等的生命。
他要求村民們在10月4日這一天「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
據說,在「世界動物日」這一天,流浪在羅馬街頭的狗可以暫時免於遭到城市管理部門的追捕,並可享受到由屠宰商提供的免費肉骨頭。

其實這個聽起來有點可笑。
美國總統在感恩節前都要在白宮前親自「赦免」一隻火雞,如果這隻火雞知道他的親友、家人或是孩子,都將被宰殺、脫毛、烤燙為火雞大餐上的最佳主角,相信牠在被送往讓牠安享天年的地方前,可能就暴斃了吧。

是的,設定「世界動物日」,是希望每年藉此喚醒人類該給予動物同等的尊重與愛護,留給牠們一個免於被傷害的生存空間。但這裡提到的「動物」,在人們的心中,應該只限於下列幾種:
1.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
2.寵物(pet)
3.可愛動物
4.流浪動物
5.動物園裡的動物
6.野生動物

除了這些,你加減還能想到幾種吧?

但是,說穿了,當人們仍在繼續嚼著牛排、大啖海鮮、狂吃漢堡與雞排之際,「世界動物日」的期望「給予動物同等的尊重與愛護」就顯得吊詭。相對於聖弗朗西斯將所動物都視為平等、視同手足,人類在談「動物」時,就會自動避談被人類叫做「經濟動物」的動物。

經濟動物在多數國家指的是如豬、羊、牛、鹿之類的「家畜」和雞、鴨、鵝之類的「家禽」,海上的就是魚、蟹、蝦。
這些動物的肌肉、內臟、乳汁、蛋(後代)、皮毛,人類都可以食用,還可以進一步製造成精緻的食品和商品,對人類來講極具「經濟價值」。
在地球上不同的區域,「非經濟動物」與「經濟動物」的定義會有某些小差異,如牛在印度可不是經濟動物,而可愛的綿羊在許多國家都算經濟動物,泰國的鱷魚和日本某些地方的鯨也被視為具有高經濟價值的動物,兔子、鳥、猴子都可能是某些人類眼中的經濟動物吧。

「經濟動物」與「保育動物」之間的分野,像一條人類用鉛筆畫的線,隨時可以擦掉重畫。
「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與「保育成功後繁衍過多而可以定期開放獵殺的動物」之間,那條線又是什麼?
如果有一天,臺灣的國寶級保育動物「櫻花鉤吻鮭」被意外大量復育成功,牠會不會成為超級市場裡的熱門生鮮?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火雞都意外死光了,只剩下數十隻很難人工繁殖的稀有變種火雞,那麼美國人的感恩節餐桌上是否不准再出現火雞?

沒錯,人類開始注意到「所有動物都應享有基本的動物權」──諸如營養權(免於飢渴及營養不良的自由)、安居權( 免於身處不適環境的自由)、健康權(免於傷害與病痛的自由,隨時可獲得疾病診斷及治療的服務措施)、生理權( 免於剝奪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心理權(免於恐懼、沮喪及鬱悶的自由)──應該連經濟動物也該享有,但身為高等智慧生物的人類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這不是人類自我安慰的麻醉劑嗎?

若連基本的「生存權(免於被宰殺的自由)」都無法獲得,以上動物權有何意義?

在給孩子看的繪本裡、卡通裡、電影動畫裡,豬、牛、羊、狗、貓、海豚、魚、蟹、雞、鴨、鳥都活生生地如人一般與孩子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感動的生命世界,但是我們卻讓孩子真實地生活在一個將動物隱藏在誘人的美食、美麗的衣服、高貴的皮包、誘人的香水、營養的保健食品裡的奇幻世界中,偶爾用幾句「這些動物好可憐」來掩飾大人們的些微不安。

有部影片「卑微的沉默,經濟動物篇」,有興趣可以搜尋一下去看看,據說很少人能從頭看到尾。看完之後,希望我們這些高等智慧有人性的動物,可以想想,為什麼「你」一定要吃那麼多動物?

其他肉食性動物沒有其他本能填飽肚子,只能獵殺其他生物。但有智慧的人類會種田種菜、種水果,會把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做成豆乾(蒟蒻也辦得到),杏鮑菇也能做得像烤肉……有智慧的你都能幫我列出太多人類創造與發明的吃飽智慧,但不知為何,文明高等到可以上月球、創造iPhone、探測宇宙的我們,就是無法丟掉身上那一小塊較低等的動物本能:殺死其他動物──可悲的是,包括人類自己。

「世界動物日」,僅以本文,獻給所有為人類進化為高等智慧生命而捐軀的動物們。